濒临消亡——语言流失背后的缘由

你能够想象有一天英语消亡了吗?

这看似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在过去的100年里,却有约400多种语言逐渐消亡,相当于每隔三个月就有一种语言流失。

不仅如此,根据BBC的报道,估计全球6500种语言中的一半会在本世纪末面临消亡,甚至,部分语言专家预测,语言流失的数据还远不止这些。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是否应该尽力挽回语言的流失?

为了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有必要先来看一些例子,看看那些经不起时间考验的语言是如何消亡的:

埃雅克语 (Eyak)的消亡

埃雅克语(英语:Eyak language)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语言是纳达尼语系的一种已灭绝的语言。在最后一个该语言的人 Marie Smith Jones于2008年离世后,这世上再没有以该语言为母语的人口了。

Marie是最后一位能流利使用埃雅克语的人。在过往,埃雅克语主要是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中南部、邻近铜河河口一带的科尔多瓦通行,目前世界上仍旧使用中的语言中,没有与之相类似的语种。该语言非常错综复杂,例如,描述冰块中一个软的、腐烂的点叫做a demex’ch,而描述冰块中一个大的、不牢靠的洞叫做a demex’ch’lda’luw

这些微妙的语义差别可能对于非当地人口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当埃雅克语还处在其鼎盛时期时,对于以该语言为母语的当地人来说,这些词义上的差别可能就意味着生死大事。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只要有说这门语言的人活着,继续使用这门语言,就不能认为这门语言是微不足道的,即便使用它的人口数量很少。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尤其是英语的统治地位的蔓延,许多非主流地区独有的语言渐渐消亡了。为了生存,当地人不得不调整他们的生活方式,适应外部的世界,而本民族的语言,对他们而言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如果他们不能和外面的世界顺利地交流,势必会给他们未来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这也迫使他们不得不学习诸如英语一类的主流语言。

威尔士语的例子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当然,也有经得起时间考验、没有消亡的非主流语言,就拿英国本土来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威尔士语,现金,你还能在路标上看到威尔士语(除了对应的英语翻译外),大约有50万人口(约占英国总人口的19%)仍在使用威尔士语,学校仍开设威尔士语课程,全国电台也有用威尔士语播报的节目,全国性的周报上也有威尔士语发表的文章。

这对于威尔士人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骄傲,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成功保护了自己的语言遗产。尽管威尔士语不可能想英语一样普及,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任何意义,或许就是因为有了一定量的关注,才使得这门语言摆脱了消亡的命运。

适者生存

许多人可能没有认识到,语言是有生命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语言也在改变,不断地适应新的社会。

英语是最典型的例子,英语中有很多词汇来自德语、荷兰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以及北欧语言,然而,尽管有那么多古老的词根,英语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如今,英语中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句子,几个世纪前说英语的人肯定完全无法理解了(甚至使我们这些过去说了30多年英语的人,有些新的词汇和句子也看不懂了)。

最后,语言就好比是一种生物,和这个地球上其他生物一样,遵循着“适者生存”的原则。之前我们写过一篇《如何拯救濒临灭绝的语言》的文章,但这仅仅是延缓灭绝的趋势吗?或者说,语言的消亡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或许,我们应该了解一下目前为数不多的、仍旧说着本族语言的长者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坚持本民族的语言,又该如何将这些面临消亡的语言传给下一代。

Share This Post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Our Accreditations

recent updates

Recent Updates

Proofreading for non-native academic authors At Rosetta Translation we regularly receive requests to proof academic papers or research material. Most of these requests are from researchers whose work is written in English, yet they are not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Proofreading academic… Read More

Testimon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