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学习

作为语言专业的学生,通常需要在外国学习一年。去国外学习一年以便你能够真正体会到说本族语人他们说话的来龙去脉。但是,说实话,这真的管用吗?在大学中参加交流项目,例如 ERASMUS的学生可以选择去外国一部分的学业以增强其语言能力。理论上似乎听起来不错,在(可能在)温暖的地方待上一年,沉浸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一年后回到阳光明媚的英国,应该会说一口流利的外语了,对吧?可是,我持有不同的意见。

举个例子:一个朋友在法国的西南方的一个大学学习法语,她就读于ERAMUS的合作班,有外国学生,与外国学生同住一个宿舍,一起吃饭等等。法国大学生活可能与英国学生所习惯的生活有所不同:校园的气氛,大多数的人必须横跨大半个国家才能到那里去学习(或者说离开父母?)在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小的法国大学,大多数的学生还是住在家里,所以校园的愉快生活并不存在。校园生活的意识丢失,同时也使得外国学生与法国当地学生交往的机会减少。

如果外国学生想与外界交往,根据我的经验,在外国时,大多数情况下,来自于同一国家的学生会聚在一起、粘在一起。这种方式很方便、舒适,你已经做好了交朋友的准备。但实质上,这违背了出国的本意。与法国学生打成一片实属不易,尤其是并没有与他们共处时间。但与法国学生相处恰恰是作为离开英国一年的留学生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当我从一年的海外学习回来后,我也做出了一些努力。与母语人士正常交流在提高口音,流利程度和词汇量的角度看,并没有区别。

我对于正考虑出国留学的人的建议是…?去。但条件是你必须充分地融入到大环境中,逼迫你自己离开舒适的环境(无论什么程度都可以)投入到当地居民的社会中。

Share This Post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Our Accreditations

recent updates

Recent Updates

Proofreading for non-native academic authors At Rosetta Translation we regularly receive requests to proof academic papers or research material. Most of these requests are from researchers whose work is written in English, yet they are not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Proofreading academic… Read More

Testimonials